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地铁小镇设计方案[地铁小镇楼盘有哪些]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5-03 03:50 分类:资讯 浏览:22 评论:0


导读:  武汉市城乡建设(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十三五”规划|轨道项目一览  历经两年多的不断修改完善,武汉制订了《武汉市城乡建设(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十三五”规划》。该规划聚焦轨...

  武汉市城乡建设(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十三五”规划 | 轨道项目一览

  历经两年多的不断修改完善,武汉制订了《武汉市城乡建设(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十三五”规划》。该规划聚焦轨道交通建设及其配套设施突出“公交优先”,打造世界一流地铁城市。全面建设第三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项目,加快实施第四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形成“覆盖主城、辐射周边”的轨道交通网;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同步完善周边配套微循环路网。

城市轨道项目一览

武汉市城乡建设(道路桥梁、轨道交通) “十三五”规划

  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和《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为加强“十三五”期间城乡建设工作,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城乡建设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市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复兴大武汉的战略部署,实施了城建攻坚五年计划,五年来建设资金大投入、设施水平大提升、城乡建设大统筹、基础设施大建设、建设管理大加强,城市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瞩目成绩,城市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城市交通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城市功能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建设资金大投入

  “十二五”期间城乡建设实际完成投资3243亿元,是规划投资2152亿元的1.5倍,是“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1260亿元的2.6倍。大规模投资支撑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复兴大武汉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设施水平大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市轨道交通、道路桥梁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任务和目标,设施指标大幅提升。轨道交通建成5条线路(轨道2号线、4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3号线一期),2015年底通车里程达126公里。主城区城市道路桥梁新建(改造)里程608公里,面积2455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新增1平方米。新城区镇区新增道路675公里,新增道路面积1549万平方米。城乡基础设施规模显著提升。

资料图,非规划中内带

  (三)城乡建设大统筹

  “十二五”期间加强了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统筹连接城乡的轨道和道路建设。建成轨道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启动岱家山大桥及两岸接线、汉施公路改造、新武金堤路改造等项目,促进主城与新城交通联系。加大了村镇建设的市级财政补助,强化市级引导促进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项目和资金统筹迈上新台阶。

  (四)基础设施大建设

  ——轨道交通环通三镇。“十二五”期间按照2012年起每年至少开通一条轨道线路的目标,建成轨道2号线、4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3号线一期,轨道交通穿越长江、汉江,串起武汉三大火车站,实现了武汉高铁、城铁、地铁“三网”无缝换乘,武汉三镇进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代。

  ——城市快速路基本形成。“三环十三射”快速路网建成“三环八射”,环线完成一环提升,二环画圆、三环改造主线通车,放射线建成金桥大道、姑嫂树路、白沙洲大道、珞狮南路、欢乐大道、龙阳大道、长丰大道、国博大道。交通快速可达性进一步增强。

  ——过江通道不断加密。建成二七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2座过长江通道,贯通江汉六桥,完成江汉二桥改造,主城区形成7座过长江通道、6座过汉江通道的格局。

  ——主干道结构优化。建成了中国最长湖底隧道--东湖隧道,缓解东湖周边交通之难;建成沙湖大桥、八一路延长线、芳草路等越湖干道,滨江大道、临江大道、墨水湖南路等沿江沿湖景观道,展现大江大湖之美;建成中一路、新华西路、金墩街、银墩街等跨铁路通道,破解“铁路围城”之困;建成武汉火车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周边的武青四干道、建十路等道路,增强对外交通“九省通衢”之畅;建成四新南路、四新北路、什湖大道、花城大道等区域干道,夯实城市重点功能区发展之基。

  ——微循环通达纵深增强。围绕轨道交通衔接、骨架路网集散、出行不便区域改善、园博园配套、城市功能区建设等需求,新建(改造)334条292公里微循环道路。建成了一元路、园博园东路、广华路、归元寺南路、徐家湾路、机场二路、联盟路等微循环道路,路网规模大幅提升,路网结构更加优化,保障了交通畅通,方便了市民出行。

  ——新城区道路设施不断提升。围绕6个城关镇、24个工业产业园区、78个农民新村及社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增道路675公里,新增绿化面积411万平方米,新建(改造)道路配套排水管网1004公里,新增和更换路灯25405盏,村镇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改善。

  (五)建设管理大加强

  出台了《关于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强化了市区两级政府职责分工。试行了《武汉市城建攻坚项目建设综合考核办法》,加强对规划目标落实的考核管理。落实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施工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占道施工打围实施专家评审机制。贯彻了《关于市级投资新建道路及相关设施移交管理的意见》,加强对通车道路移交维护的管理。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建设管理机制,促进了城市建设大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城乡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特征

  1、战略机遇期与建设转型期叠加 。武汉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个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是中部崛起的支点城市,在全面创新改革、新型城镇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方面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武汉发展进入空前的战略机遇期。要把握好“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发展的新态势,推动公交都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建设,实现城市建设转型升级。面对战略机遇期与建设转型期叠加,要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的引领、试验、示范、支撑等作用,将武汉建设成国家中部中心城市。

  2、功能完善期和品质提升期交汇 。“十三五”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武汉仍处于大建设时期,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等项目仍是未来建设重点,城市建设全面进入功能完善期。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城市品质的提升是城建工作的重点解决任务。要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以智慧城市为目标,坚持产城融合、景城一体,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加速形成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框架体系。

  3、主城更新期与新城拓展期并行。“十三五”期间,主城区以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生态修复为主,适当规划创新型产业园区,加强人才、产业要素聚集,提升主城活力。新城区作为城市未来建设的重点区域,处于强化规划、科学建设、理性拓展、优先保护阶段。要以打造促进人口集聚、发展服务经济的综合功能新城为目标,全面统筹空间—产业—交通的发展,实现集约、高效、绿色发展,杜绝重复建设、无序蔓延。

  4、项目收获期与施工阵痛期交叉。随着已开工城建项目的推进,各类项目将陆续完工,“十三五”武汉进入项目收获期,市民开始分享项目建设成果。“十三五”期仍是项目集中建设期,城市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网“双网”并织,多个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城市交通仍处于施工阵痛期。需要以人为本、科学谋划,最大限度缩短施工阵痛期,最大限度减轻建设对城市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发展机遇

  1、多重发展战略机遇叠加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等国家战略在武汉叠加,军运会在汉举办助力武汉发展,为武汉“十三五”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2、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期。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将促进城乡基础设施量质齐升、全面发展。

  3、交通智能化构建的黄金期。云存储、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提供契机。

  (三)面临挑战

  1、需应对高速发展的机动化。“十三五”期间机动车保有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给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带来严峻考验。

  2、需满足交通设施的一体化。需加强市内交通(城市道路、轨道)与对外交通(铁水公空)、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与慢行交通之间的衔接,构建内联外通、高效畅达的综合交通体系。

  3、需推动交通服务的均等化。需提升轨道交通站点覆盖率、次(支)路总规实现率、慢行交通设施配套完成水平、新城区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民生,确保交通设施的共享性,提升交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三、“十三五”时期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为目标,以超大城市发展定位和世界一流为标准,以“市民对城市建设过程和结果双满意”为基本要求,以“更加注重城市升级、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更加注重市民关切”为思路,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解决痛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构建主城通网、新城通线的轨道交通网和环射成网、循环连通的城市道路网,实现城市内外交通衔接便捷化、城市内部交通畅通化、出行结构绿色低碳化、交通设施人性化,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复兴大武汉奠定坚实基础。

  (二)规划原则

  ——坚持统筹建设。按照“科学筹划、全面兼顾”的要求,实现城乡建设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之间的统筹。加强主城区、新城区城乡统筹,加强对外交通(铁水公空)、市内交通(城市道路、轨道交通)衔接统筹,加强骨架交通网(轨道交通、快速路网)、微循环路网配套统筹,加强施工项目、疏解项目时序统筹,加强地上设施(地面道路、高架、轻轨)、地下设施(地铁、地下道路、综合管廊)空间统筹。

  ——坚持绿色建设。按照“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理念,加快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等公交系统,鼓励绿色低碳出行,采用“TOD”(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发展模式,建设功能融合、公交导向的紧凑城市,实现城市的“精明增长”。在主城区,围绕轨道站点聚集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地铁中心”;在新城区,结合轨道站点建设,明确集中连片区,打造“地铁小镇”。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贯彻海绵城市的理念。依托武汉独特的山水脉络风光,让城乡建设融入大自然,加快建设“生态小镇”、“景观大道”,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惠民建设。按照“城为民建、市为民享”的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问题,着力推进服务大众、惠及民生的工程,让全体市民有更多获得感。针对市民出行难点,开展微循环路网建设,完善慢行交通设施,切实改善民生;针对革命老区、贫困村镇、贫困市民的交通需求,精准安排项目、精准使用资金,助力精准扶贫。

  ——坚持创新建设。按照“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把握城乡交通需求新特征,落实智慧交通建设新要求,策划新项目,研究新方案,构建现代超大城市交通体系,实现城乡交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在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基础,加快实施第四轮建设规划,超前谋划第五期建设规划。策划并启动地下道路等新项目建设,破解交通出行难题。

地铁小镇设计方案[地铁小镇楼盘有哪些]

  (三)建设目标

  形成以城市环线、快速放射线、过江通道为骨架,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为基础,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出行结构;形成与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相适应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提供安全、畅通、高效、舒适、绿色的交通服务,满足快速增长、多元化、人性化的交通需求,支撑武汉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至2020年:

  ——形成总长约400公里覆盖武汉三镇、连通六个新城组团的轨道交通网络;新增400公里覆盖面广、运行高效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含BRT)。

  ——主城区道路总里程2700公里,路网密度6公里/平方公里(国家规范5.4-7.1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2平方米(国家规范7-15平方米)。

  ——主城与新城之间形成“1(条轨道)+2(条快速路)+3(条主干路)”的复合交通走廊,完善“1+6”的城市空间格局;新城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3000公里,道路面积达到3850万平方米,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11平方米。

  ——以重点功能区综合管廊建设为示范,集中打造一批亮点工程,将生态建设、安全保障建设有机融合,近期综合管廊实施长度141.1 公里。

  四、“十三五”时期城乡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建设十大任务,涵盖131项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投资约5600亿元,其中轨道交通2450亿元、道路桥梁3100亿元、综合管廊50亿元。

  (一)轨道交通

  基本建成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加快实施第四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超前谋划第五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20年形成约4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建成“主城成网、新城通线”的轨道交通系统,全市轨道交通由“地铁骨架时代”全面进入“地铁网络时代”,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地铁城市”。

  一是基本完成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十三五”在建成第二轮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和建设3号线二期基础上,基本建成第三轮轨道交通机场线、阳逻线、1号线径河延伸线、11号线东段一期、2号线南延、纸坊线、蔡甸线、8号线二期、5号线(力争建成)、11号线东段二期(力争建成)等线路。

  

网络图

  二是加快实施第四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0年力争每年开工两条第四轮轨道交通线路,结合城市更新加密市区线,建成8号线(三期)、16号线、11号线(葛店段)等,建设12号线(环线)、6号线(二期)、前川线等线路,提高中心城区轨道站点覆盖水平。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5年)线路示意图(非本规划文内带,图为公示版,最终以国家批复为准)

  三是超前谋划第五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加快推进远期轨道交通线路前期研究,确保轨道交通有序建设。

  四是建成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轨电车示范线,与市级轨道交通形成有效互补。

  

网络图

  (二)快速路

  按照 “环射成网、循环联通”的要求,加快推进快速路网建设,促进城市空间拓展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提升城市对外辐射力。力争建成主城区“三环十三射”快速路网,力争形成300公里“环射成网、环快射通”的快速路网体系。

  环线“整治提升一环、全面完善二环、综合改造三环”,完成二环线温馨路匝道、竹叶山立交改造、三环线西段综合改造、三环线南段综合改造、三环线北段综合改造等9个项目,力争实施解放大道综合整治(黄浦大街-武胜路),全面提升三条环线交通集散功能。

  放射线完成汉江大道(含常青路、宝丰北路、宝丰路、硚口路、江城大道)、墨水湖北路(孟家铺立交-龙阳大道)、雄楚大街改造(关山大道-三环线立交)、左岸大道(江北快速路江岸段与黄陂段)等4条放射线;完成珞狮南路改造配套工程、武咸公路改造(三环线-红霞村)、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汪家嘴立交桥-京珠高速)、长丰大道(含竹叶海立交)地面段、机场路高架工程、机场快速路改线(暨机场南环线)等放射线相关项目;实施友谊大道-中山路快速化改造、武昌大道快速化改造、老机场路快速化改造、左岸大道(军山大道拓宽改造)等放射线及相关项目。

  (三)过江通道

  基本建成三镇过江通道,形成“间距合理、疏解完善”的过江交通系统,主城区形成9座过长江通道和8座过汉江通道的格局。

  过长江通道中,建成三阳路过江通道和杨泗港长江大桥2座通道,加快研究并力争建设二七路至铁机路、堤角至工业大道(规划与轨道20号线共线通道)、汉正街至小东门过江通道(为跨汉江和长江通道)等3座通道,完工杨泗港长江大桥两岸接线道路(四新段和青菱段)。

  过汉江通道中,完成江汉四桥改造、江汉七桥、多福路至龟北片跨汉江步行桥,加快研究并力争建设江汉九桥,完成江汉六桥汉阳接线工程。

  (四)主干路

  基本建成三镇主干路网,形成“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区域主干路网络。

  1、汉口

  全面建设“七横五纵”干路网络,打通跨铁路等断头路,实施道路升级改造,构建完善的纵横联通的区域主干路。

  “十三五”期间贯通和谐大道-赤兔路-浦园街-旺盛街、云飞路、黄海路、左岸大道(沿江大道)、建设大道延长线(和谐大道-幸福街、后湖大道-兴业路)等片区断头路;打通塔子湖西路、古田一路北段等铁路阻隔;完成中山大道、左岸大道(汉正街隧道)、香港路等提升改造;完成解放大道下延线、岱家山大桥及两岸接线、汉施公路改造、惠安大道等对外联系道路。

  2、汉阳

  全面建成“四横四纵”干路网络,完善龙阳湖片区跨湖干道,改造提升主要发展片区路网,城市总体规划路网格局基本形成。

  “十三五”期间贯通过江通道疏解道路龙阳湖南湖、仙女山路;完成汉阳大道(滨江大道-三环线)、左岸大道(滨江大道)、知音大道等主要景观轴线改造提升;完成郭琴路、汉阳大道(三眼桥-区界)、琴川大道等对外联系通道改造。

  3、武昌

  全面建设“十横五纵”干路网络,破解跨铁路、穿山、涉水等出行屏障,实施改造提升通道通行能力,全面完善主干路网布局。

  “十三五”期间贯通丁字桥南路、建安街、植物园通道、黄家湖大道跨三环等跨铁路、穿湖泊、跨三环通道;完成光谷大道快速化、南湖大道-高新二路等干道扩容;完成李纸路、右岸大道(新武金堤路)、右岸大道(临江大道)、王青公路、森林大道对外联系道路维修改造。研究建设“横一”地下通道、水果湖隧道复线2条地下大隧道,缓解二环线汉口段、解放大道商圈、二环线水果湖片区拥堵。

  (五)次、支路

  基本建成三镇微循环路网,形成“覆盖全面、循环连通”路网结构体系。“十三五”期间7个中心城区和4个开发区(风景区)建设次、支路1000余项,建设里程1000余公里,全面完善出行不便区域、轨道站点周边、骨架道路衔接、“三旧”改造配套等微循环道路。

  按照“窄马路、密路网”方式,开展街区制、微循环路网的加密工作,加快道路结构体系完善,弥补次、支路建设短板。针对后湖、常青花园、南湖、白沙洲等出行不便区域打通兴业路、武梁路等210余项断头路,方便周边居民日常出行;针对二环线汉口段、光谷广场、中南路、王家湾等堵点堵段建成马场二路、紫阳东路等180余项分流道路,缓解主要片区、干道交通拥堵;围绕第二轮和第三轮轨道交通建成兴业南路、工业四路等80余项道路;围绕城市骨架路网衔接建设乐业路、江安路等130余项次支路,完善骨干路网周边微循环;围绕武汉中央商务区、二七沿江商务区、汉正街商贸区、武昌滨江商务区、四新会展商务区、杨春湖商务区、青山滨江商务区、汉口科技新城等区域建成永泰路、和平港路等170余项,加快城市重点建设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他用地开发配套建成铁机路、金银湖南街等120余项,全面完善微循环系统,改善末端交通出行。

  (六)公交专用道

  基本建成公交专用道(含BRT)网络,形成“连续成网、运行高效”的公交专用道系统。

  围绕公交都市创建目标,结合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建设,同步实施公交专用道或BRT。“十三五”建成雄楚大街BRT,龙阳大道、长丰大道、解放大道下延线等公交专用道,新增公交专用道系统400公里。

  (七)慢行交通

  基本建成三镇慢行交通网络,形成“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慢行系统。一是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完善非机动车道网络,完善相关配套确保非机动车道路权,提升非机动车道连续性,每年建成100公里以上非机动车道,“十三五”建成500公里以上非机动车道。二是结合轨道交通、快速路、主干路等项目建设,完善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建成200座以上人行立体过街设施。

  (八)亮点区块路网

  高品质建设亮点区块路网,逐步形成“世界一流、发展样板”的亮点区块。

  围绕“一城一轴一心”,规划建设世界一流亮点区块。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重点围绕主城区长江段,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传承楚风汉韵,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十三五”将高水平推进亮点区块配套路网建设。

  (九)新城区城市道路

  1、新城及新城组团

  (1)新城

  围绕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城、汉南区纱帽新城、蔡甸区蔡甸新城、常福新城、江夏区纸坊新城、黄陂区前川新城、盘龙新城、新洲区邾城新城、阳逻新城等9个新城实施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贯通纵横向道路,提升镇区内外道路通达水平。完成革新大道、纱帽大道改造、成功大道、黄星大道、弘志街、百泰街、汤云海路、西陵大街改造、江北大道等项目。

  (2)新城组团

  围绕东西湖区走马岭、金银湖、长青街、慈惠街、将军路街、台商管委会等6个新城组团,江夏区金口、郑店2个新城组团,黄陂区滠口、武湖、横店等3个新城组团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撑重点组团产业发展。完成园林中路、环湖东路、革新大道改造、花园路改造、将军路延伸、惠北路东段、阿里巴巴大道、郑店物流园物流大道、武湖大道西延线、横天公路改造等项目。

  2、中心镇、特色镇

  (1)历史文化名镇

  围绕江夏区金口(项目计入新城组团)、新洲区仓埠等2个历史文化名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港区发展,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完成广开源路、骑云路等项目。

  (2)革命老区乡镇

  加强革命老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革命老区乡镇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完善蔡甸区侏儒山街、消泗乡、张湾街等3个革命老区,江夏区舒安乡、湖泗镇、山坡乡等3个革命老区,黄陂区长轩岭街、蔡家榨街、李家集街、蔡店乡、王家河街、罗汉街、木兰乡、姚集街等8个革命老区,新洲区辛冲镇、旧街、三店街、徐古镇、潘塘街、道观河街、李集街、凤凰镇等8个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完成军山路改造、鲁子海大道、山舒公路升级改造、泡桐社区综合改造、罗汉社区综合改造、106国道提升改造、东环公路沿线整治等项目。

  (3)产业特色镇

  围绕东西湖区柏泉、蔡甸区索河、江夏区安山等3个特色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支撑产业园发展。完成金泉二路、索河老街、朱湾路等项目。

  (4)中心镇

  围绕东西湖区新沟、汉南区湘口、蔡甸区永安、江夏区乌龙泉、江夏区五里界、黄陂区祁家湾、黄陂区六指、新洲区汪集、新洲区双柳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纺新路改造、康泰路改造、安泰路、伊托邦路、顺铁大街、北湖大道改造、汪盛路改造、天湖路等项目。

  (5)一般镇

  加强六个新城区16个一般镇的城镇道路建设,完成北干沟路、郧阳道南段、机修路、新南路、大临渠路、沐家泾街等项目,改善镇区内外衔接道路通行条件。

  3、村庄建设

  围绕打造20个美丽宜居村庄、49个历史文化名村、 259个中心村,完善通村道路建设,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十)综合管廊

  加快建设重点区域和重要轴线综合管廊,形成“安全高效、先进超前”的管廊体系。结合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汉正街中央服务区、二七滨江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青山滨江商务区、杨春湖商务区、光谷中心城、蔡甸中法生态新城、阳逻新城、邾城、前川新城、东西湖吴家山新城等10个重点区域,以及黄孝河明渠治理、武九铁路2大重要轴线建设综合管廊。到2020年,建设综合管廊总长141.1公里。

  五、“十三五”时期城乡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建设管理措施

  一是加强城建工作的考核、协调、督办。全力支持配合第三方考核机构对各区政府和市级建设平台公司开展每月综合考核检查、排名通报工作,实现年度投资规模和进度“双目标”刚性化落实;定期组织召开工程建设的工作例会,不定期召开难点问题的专题协调会,加强市区联动,推进城乡规划项目建设。二是加强拆迁工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区级承担征地拆迁任务的同时,加快建设落实动迁安置房,解决重点工程拆迁户安置房源的问题;严格规划用地控制,用现代科技手段控制违章建筑。三是加强对外协调,积极推进涉军、涉铁、涉堤防项目。

  (二)筹融资措施

  一是加大政府性资金对城市建设投入,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强化目标管理和市区共建体制,进一步落实市、区共建体制,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充分调动各区开展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运用成熟的筹资方式,创新投融资机制,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四是加强对PPP政策的研究,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的示范案例,为全面推广打好基础。五是争取金融机构资金支持,探索与金融机构设立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引导基金、新型城镇化基金、城市发展基金等产业基金,优化融资环境。

  (三)质量管理措施

  一是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等五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特别是强化对工程监理的监管,充分发挥质监站的作用。二是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推广工程总承包制,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严厉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三是实行施工企业银行保函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机制,鼓励城市桥梁、地下道路、地铁等按市场化原则向保险公司投保重大工程保险。

  (四)安全监管措施

  一是实施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重点抓好城市桥梁、斜坡(高切坡)、隧道(地铁)、地下管线等工程运行使用的安全监管,做好质量安全鉴定和抗震加固管理。二是加强对既有工程加固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大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隐患排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改,严防发生垮塌等重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完善应急机制,提升应急能力。按照《武汉市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应急救援体系,制定施工应急救援预案,建立起与政府应急体系相衔接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依托大型企业充实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组,配备必需的应急装备,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突发性事故的应变能力。

  (五)前期推进措施

  一是做好重点项目储备,项目业主提前开展前期研究,为项目实施提供基础。二是科学制定规划方案。力争在规划阶段解决环境影响、管线综合和土地房屋征收等矛盾,切实提高规划对建设的指导性。三是做好项目的前期审批工作。各部门应对项目前期工作给予支持,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四是做好重大项目工期论证工作。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审批部门对工期进行审定并予以批复。建设责任单位要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工期,减少工程建设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素材来源: 相关公告

RailWorld

AerospaceWorld

RoboWorld

OffshoreWorld

MotorsWorld

NewEnergyWorld

————————————————————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